打假女王再出手!400多篇论文被曝造假,涉及多个三甲医院!唯SCI评价体系何时休?
近日,有“学术圈纪委”之称的前斯坦福大学助理研究员Elisabeth Bik又曝出中国学术圈的惊人内幕!这位曾曝光过曹雪涛院士、周德敏教授等人论文涉嫌造假的“女版方舟子”近日公开发文,指出至少有412篇(数据还可能增加)来自不同作者和机构的文章,存在图片格式、标题布局相似的情况。因为内容过于相似,Elisabeth Bik质疑这些论文似乎都由同一个论文工厂(paper mill)产出,而这些文章的作者主要来自中国的医院。
根据Elizabeth Bik的曝光,这些涉嫌造假的论文作者以医学院或附属医院的医生居多,其中不乏知名的三甲医院:
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三甲): 101篇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三甲): 59篇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三甲): 23篇
临沂市中心医院(三甲): 16篇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三甲): 16篇
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三甲): 12篇
而这些论文大多发表在以下知名期刊,涉及多家出版社。Wiley、Elesevier、Karger、Springer Nature等出版巨头无一幸免。
Artificial Cells Nanomedicine and Biotechnology (Taylor & Francis): 76篇 影响因子4.462
Biomedicine & Pharmacotherapy (Elsevier): 45篇 影响因子3.743
Journal of Cellular Biochemistry (Wiley): 57篇 影响因子3.448
Cellular Physiology and Biochemistry (Karger): 26篇 已被移出SCI
Experimental and Molecular Pathology (Elsevier): 26篇 影响因子2.350
甚至有消息指出,某些期刊乐于和论文工厂合作,将论文出售给有毕业需求的博士生或者晋升需求的普通医生。虽然这条消息的真实性尚未被证实,但是负责审核这些论文的期刊主编没有发现内容的雷同之处是显而易见的。
截至目前发现的412篇论文里,最早的论文发表于2016年,大部分论文发表于2018-2020年。至于这些论文的雷同之处,主要集中在图片格式、内容布局和标题等。
这些论文中的Western blot条带存在非常有规律的间隔,且外观十分平滑,几乎没有一般情况下常见的污迹。由此可以认为这些图片来源由电脑生成或者作者从他人文中复制粘贴。
除此之外,流式细胞结果、图片排版、标题结构也存在很多相似之处。
流式细胞结果都显示Q3象限阳性
相同的图片排版格式
Paper标题生成流程
根据Elisabeth Bik的推测,这些论文由于相似程度极高而被认为涉嫌造假,估计尚有数千篇不易识别的假论文正由这些论文工厂源源不断地生产流出。
早在2017年4月20日,世界最大的学术出版机构之一 Springer Nature 撤消旗下知名期刊《肿瘤生物学》(Tumor Biology)于2012年至2016年发表的总计107篇论文。
这107篇论文作者全部和中国有关,大部分来自国内各大医院。山东大学附属医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医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等大学附属医院成重灾区,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等三甲医院也榜上有名。
除了学术品格问题以外,大面积造假一再发生在医疗领域更有必然性。长期以来,医院的职称评定被论文“绑架”,论文不但决定了晋升之路,更与工资收入紧密相连。
知名医学网站丁香园曾特别对此做过一项包含1928份有效问卷的调查,其中,824名医生表示,医院晋升高级职称和副高级职称必须有SCI论文;而晋升高级职称,85%以上都要求有2篇及以上SCI,要求有5篇以上的达到29.21%。
对于大部分时间用在临床工作的医生来说,难有充足时间和精力潜心研究、撰写论文。其次,评职称时“做一千台手术不如发表一篇SCI论文”的现象,在一定层面上促进了加剧造假的行为。
归根结底,论文造假原因还是我国长期存在的“以论文论英雄”的评价体系。论文作者热衷于花重金买稿投稿,逐渐滋生出论文代写行业,一部分不良期刊为收取更多版面费而纵容论文造假。三者一拍即合,在学术造假之路上渐行渐远。
令人欣慰的是,2月23日,科技部印发《关于破除科技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的若干措施(试行)》通知,明确指出不允许将论文发表数量、影响因子等与奖励奖金挂钩,不把论文作为主要的评价依据和考核指标等等。
或许,“唯SCI论英雄”的畸形评价体系真正可休矣。
推荐阅读